© 2023 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 版權所有.不得轉載
© 2023 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 版權所有.不得轉載
為理想而奮鬥
為理想而奮鬥
「好戲量」藝術總監。《或者長毛,或者切·古華拉》舞台劇的編劇、導演。因流著長頭髮被傳媒屈打成為「長毛」FANS及「長毛」後繼者,現努力與「長毛」劃清界線。
二零零二年六月,白頭佬莫昭如向我提出創作一個關於切‧古華拉的舞台演出;
二零零三年十月,我們以一人一故事劇場形式演出關於「長毛」及切‧古華拉的故事;
二零零三年十二月,我們遠赴拉丁美洲為舞台劇《或者長毛,或者切‧古華拉》展開創作及認識之旅;
二零零四年九月十二日,「長毛」梁國雄當選立法會議員;
二零零四年十月九日,切‧古華拉為革命犧牲三十七週年;
二零零四年十二月,紀錄片《不是長毛,不是切‧古華拉》上演……
二零零四年初,於藝術中心上演的《或者長毛,或者切‧古華拉》,是我的舞台編導作品,是一個關於「長毛」梁國雄及切‧古華拉的雙線故事;
二零零四年尾,在藝術中心上演的已不再是舞台劇,而是由賴恩慈剪輯的《不是長毛,不是切‧古華拉》紀錄片。
時間不斷向前,事情也不斷變化。過去,人們對「長毛」的認識只限於抬棺材的激進街頭鬥士;現在,「長毛」則是一個擁有60,925選票的立法會議員,比由八百人選出的董特首更具代表性。
沒有過去,就沒有現在;沒有現在,應沒有將來。
切‧古華拉於一九五二年展開了他的一次自由行。若他沒有親眼看見草根階層被不斷剝削,他會否由一個來自中產家庭的優異成績醫學生,轉變為一個革命家?
事件影響人物命運。
切‧古華拉把自己的幾個重要旅程,包括革命前的南美之旅、古巴革命、中非岡果、玻利維亞一一記錄下來,後來被人出版成書。《中央車站》導演和路達‧沙利斯(Walter Salles) 把切‧古華拉在革命前的第一站Motorcycle Diaries,拍成富紀錄片味道的電影《切‧古華拉少年日記》。
由於時間及金錢所限,我們錯過了《切‧古華拉少年日記》片中很多地方,但我們卻去了更多《切‧古華拉少年日記》沒有去過的地方。我們到過切‧古華拉出生的阿根廷、革命成功的古巴、為革命戰死的玻利維亞。
我們一行十人坐在貨車後,由Samaipata向著切‧古華拉戰死的La Higuera進發,沿途所見,幾十年來,窮貧與剝削沒有終止;「長毛」在這個悲情的國度,為切‧古華拉,為受剝削之苦的群眾,流下男兒淚。
《不是長毛,不是切‧古華拉》精采之處在於其真實地紀錄了「長毛」身體力行的追尋切‧古華拉的足跡,為讓更多人認識切‧古華拉而參與舞台劇演出,以致為民請命的參選立法會,把一個個Impossible Dream轉化成實在。
今日我們認識「長毛」、認識切‧古華拉有多少?是否就只有無知與全知的過份簡單的二分法。在全知與無知的二分法以外,我們不難發現在當中也會出現「知少少」、 「一知半解」、」知一半」、「什麼都不知道」等的出現,「他們」的出現又代表了什麼?又會否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?
每個人也有屬於自己的故事,
但你喜歡看到故事的哪一面?
你看到的那一面是你自己想看的,
還是別人給你看的?
你是無知的全部接收?
還是全知的沒有接收?
有人說,你看到哪一面,就代表你是哪一面的人,你同意嗎?
有人說,身處在這個年代,你別無選擇,你同意嗎?
每一天,當你坐上時間列車,你就只能夠走馬看花的向前看,你看到的有幾多?
每一天,有很多人走在你眼前;但你可以花多少時間去了解他們,去認識他們?
你坐在時間列車之內,許多人在你身邊經過,由遠到近,再由近到遠,慢慢就成為一點……
每個人就好像一粒沙一樣的渺小,但是每一粒沙其實也不盡相同。
切‧古華拉是其中的一粒沙,一粒閃亮的沙;但即使這粒沙更閃更亮也又如何?
只要你沒有留意,這粒沙依然不會在你的世界存在著。
「長毛」是另一粒沙,一粒粗獷的沙;但又有幾多人留意到這粒沙是粗中有細?
是什麼原因使我們不願再花時間去看清這個世界?
是工作?是學業?是社會?還是制度?
但,是什麼原因使我們每一日在追趕金錢?追隨潮流?追看緋聞?
究竟是有這樣的人?才會有這樣的制度?
還是有這樣的制度?才會有這樣的人?
從哪一天起,人變成一盤散沙,關心的只有自己?
從那一天起,人變成羊?變成蟻?
明天的你又會變成怎樣?
同一天空下,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;或者是切‧古華拉的故事;
或者是「長毛」的故事;或者是你的故事;或者是我的故事;但你喜歡看到的又會是哪一面?
或者,在同一天空下,還有或者很多個或者……